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与流程
发布时间 : 2023-12-05 04:13:18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纺织,织造,皮革制品制作工具,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技术处理方法
1.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2.随着休闲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美观性,而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健康性。基于此需求,双层以及多层面料逐渐流行起来。但由于多层织物结构复杂,织造难度大等原因,当前市场的多层织物多是结构相对简单,变化不多的接结组织。另外,由于多层面料需要的纱线根数多,但受织机总经根数限制,市场上的多层面料一般单层纱线密度比较小,面料软塌无形,而且面料容易滑脱勾线。市场上也有一种多层面料通过减少面料层数,增大单层纱线密度的方法改善以上问题,但是面料透气性差,体感硬挺,服用性能差。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所述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是由多个纺织单元组成,纺织单元由表经、里经、中间层和表纬、里纬、中间层,将表、中层和中、里层连接在一起,交错编织而构成三幅织物,表层、里层有两种不同组织元素分别透过中间层实现表层两种组织与里层互换,形成表里两面不同组织构成不同层次的螺旋状态;纱线采用低捻系数纱线,布面蓬松、柔软、坚牢耐用、立体感极好,制作成衣贴身穿着透气和舒适,可用作保暖性能极好衣物以及装饰品。
5.本发明所述的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6.(1)纱线.要求面料所用纱线使用低捻系数,纱线;纺纱方式为精梳环锭纺;不同层纱线使用高支纱与低支纱搭配组成,要求上下表层使用高支低捻纱线,中间层使用高支纱线或粗支纱线,其特征在于通过该搭配方式可以保证面料手感柔软蓬松,中间层纱线强力高,保持面料稳定性;粗支纱更可撑起多层面料间距,增加面料蓬松感及透气性。
此紧度范围特征在于为保持面料蓬松手感,紧度过高织造工艺难度大,且面料手感粗糙;面料紧度过小,将会出现面料滑脱,面料服用性能差。
组织上下表层分别采用缎纹横条与平纹横条互换,中间层组织采用平纹,再通过不同纱层不同组织交替变换形成接结点和表里换层效果;排列比同比例排列例如1:1:1或双倍比例排列例如2:1:2、1:2:1,表里两层可以设定不同底部组织。此组织的可实现上下表、里层组织交叉互换,形成特殊的花型纹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表里面料交叉,面料织物组织结构牢固;上下交叉过程中能够增加纱线屈曲程度,面料手感柔软;表里层换层互换形成接结点纹路,开阔了双层及多层花型的成型方式,比单独的接结点双层花型效果好。
50米/分,压纱棍压力3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15毫米;中间层经纱车速在600
浆纱机选用日本丰田生产的津田驹浆纱机。上下表层纱线,卷取张力150n,车速≦45米/分,主压浆力2n,预压浆力13n,浆液含固量11%,粘度10s,浆槽温度90℃,主烘温度80℃;中间层退绕张力40n,喂入张力-0.4/-0.4,湿区张力0-0.4/0-0.4,卷取张力120n,车速≦40米/分,主压浆力3n,预压浆力15n,浆液含固量12%,粘度11s,浆槽温度95℃,主烘温度85℃。伸缩筘共850个筘齿(17片
50个),左侧留出37个筘齿不用,右侧留出38个筘齿不用,自左侧第44个筘齿摆第一根上层经纱,然后再隔1个筘齿摆中间层经纱,隔4个摆一根,再隔1个筘齿摆下层经纱,以此循环。
使用比利时生产的毕佳诺剑杆织机织造,采用双织轴。每筘齿穿入数等于上下层及中间层经排列比之和,或是其整数倍。确定多层表里换层组织的循环数,与织物尺寸、成品经纬密、基础组织以及上层组织、中间层组织、下层组织排列比例有关。织物的经纬纱根数应是表、中、里组织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整倍数,成品经纬密是指表、中、里合并在一起的密度。织机后梁高2
0.5mm,停经架高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3-2格,停经架深-2~-3格,上轴张力2800n~3000n,下轴张力3500n~4000n,开口时间331~321度。总经根数9000~12000根,使用60/英寸以下钢筘,上机筘幅为174~180cm,左右边组织穿综采用6上6下双经循环12次2片综框的穿法。布身纹钉排法上层表组织1,在织第一纬时,织入表层和里层的经浮
点,即上层表纬;在织第二纬时,织入所有表层经纱,织入中间层的纬纱形成布的中间层,中间层为两层时织入两纬;在织第三或四纬时,提起所有表层经纱和里层的经浮点,织入纬纱形成布的下层表纬,以此循环层数的n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换另一种组织电子纹板,此时更换另一种组织与下层组织交织即上层表组织2,(上层表组织可更换为除平纹外的其他组织)。通过穿综循环与起综循环的配合,实现经纬纱上下两层平纹与其他组织浮长交替变化和规律性变化,最终制成多层表里不同的两种组织相互交替且正反不同的横向超柔织物。
本发明是在多层组织的基础上采用表里换层织法,同时使用低捻系数纱线,丰富了织物风格,同时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而结构稳定,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而质地柔软,增加织物的厚度而表面密致,能够达到常规多层织物无法达到的性能和特征。此方法制得的多层面料兼具舒适性、新颖性、环保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图a:三层布分解后的组织规律图(1-6)1表示上层表组织平纹的图解、2表示中间层组织的图解、3表示下层表组织缎纹的图解、4表示上层表组织换层平纹的图解、5表示中间层换层组织的图解、6表示下层表组织换层缎纹的图解图。
面料规格为cm120/2+cm30*cm120/2+cm30*155*150*58/59,组织为三层表里换层,中间层为1/1,上层表组织分别是平纹、1/3缎纹横条排列与下层1/3缎纹、平纹交错互换,每个条子的宽度为12mm。
1、纱线捻/英寸,捻系数312;cm30为精梳环锭纺30支单纱,配棉为100%细绒棉,捻度为18捻/英寸,捻系数为313。
上下表层经纱、纬纱均使用cm120/2,中间层经纱、纬纱均使用cm30。
使用贝宁格整经机,因多层布单层密度较小纱线根数比较少,可以利用贝宁格整经机伸缩筘调整幅度范围比较大,有利于将每一层经纱平均分配到每个整经轴上的张力车速单独控制。上下两层经纱为精梳环锭纺30支单纱车速在700米/分,压纱棍压力3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15毫米、纱线预张力器打开延长时间控制在2秒内、制动器打开延长时间3
秒、断纱探测器时间100毫秒;中间层为精梳环锭纺120支双股纱经纱车速在600米/分,压纱棍压力2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50毫米、纱线预张力器打开延长时间控制在2秒内、制动器打开延长时间5秒、断纱探测器时间100毫秒。
浆纱机选用日本丰田生产的津田驹,此浆纱机张力稳定,烘筒温度较高(进口烘筒),浆纱机压纱棍最短的是100cm,用过的最窄126cm;多层布表里换层要求纱线强力高、耐磨性好。浆纱机退绕张力上下层精梳环锭纺30支单纱,纱线、分纱区上层张力1、分纱区下层张力1.3、卷取张力150n、车速(分/米)45米、主压浆力2n、预压浆力13n、接触棍压力2n、含固量11%、粘度10s、浆槽温度90℃、预烘温度120℃、主烘温度80℃;中间层精梳环锭纺120支双股纱经纱退绕张力控制在40n,喂入张力-0.4、湿区上层张力0、湿区下层张力-0.4、分纱区上层张力0.9、分纱区下层张力1.2、卷取张力120n、车速(分/米)40米、主压浆力3n、预压浆力15n、接触棍压力2n、含固量12%、粘度11s、浆槽温度95℃、预烘温度120℃、主烘温度85℃。伸缩筘共850个筘齿(17片
50个);左侧留出37个筘齿不用,右侧留出38个筘齿不用,自左侧第44个筘齿摆第一根上层经纱;然后再隔1个筘齿摆中间层经纱,隔4个摆一根,再隔1个筘齿摆下层经纱,以此循环。
使用比利时生产的毕佳诺剑杆织机织造。采用双织轴织造,筘入数3入。上下层组织横条宽度一致,每个条子单层的根数24根,三层每个条子根数等于72根,纬向总循环数为144根,经向循环为12根。总经根数9084根,使用44.5/英寸钢筘,上机筘幅为174cm,上机纬密149根/英寸,左右边组织穿综采用6上6下双经循环12次2片综框的穿法;后梁高2mm,后梁深6mm,停经架高3格,停经架深-2格,上轴张力3000n,下轴张力3600n,开口时间330度。织造时首先织入上层表组织1平纹共72纬/回位,在织第一纬时,提起表层和里层的经浮点,织入纯棉精纺低捻度纱30s纬纱即上层表纬;在织第二纬时提起所有表层经浮点,织入纯棉精纺纱120/2s的纬纱形成布的中间层;在织第三纬时,提起所有表层经纱和里层的经浮点,织入纯棉精纺低捻度纱30s纬纱形成布的下层表纬,以此循环24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换另一种组织纹钉排法还是72纬/回位,此时上层表组织更换为1/3缎纹。通过穿综循环与起综循环的配合,实现经纬纱上下两层平纹与缎纹组织浮长交替变化和规律性变化,最终制成三幅表里两种组织相互交替正反不同的横向超柔织物。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葛庆龙;齐元章;苏红升;信英艳;王梁梁;张瑞瑞;辛玉洁;刘桂杰AG真人 AG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