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2007年靖安出土罕见文物改写中国织造史 | AG真人 - 真人AG平台游戏官网

2007年靖安出土罕见文物改写中国织造史

发布时间 : 2023-12-15 19:02:45

  2006年年底,江西省靖安县境内发现了一处东周时期的墓葬,其出土的大量纺织品,无论是织造技术还是装饰纹路都令后世震惊。这些纺织品因制造技术之高而被誉为“中国出土丝织品之最”,同时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真丝纺织品,改变了此前人们对中国纺织品起源、发展的认识。

  2007年,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古墓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座古墓的发掘是厚土之下的一次时光解密,多少被掩盖和淹没的往事从数百件出土器物所在地,从那编排有序的仪仗之间,大白于天下。

  得益于考古学家的辛勤作业,靖安东周古墓重见天日。值得一提的是,该墓葬一共出土纺织品300余件,是目前我国成功揭取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批丝织品文物。无论是其精湛的织造技术还是特有的装饰纹路,都令世人震惊,改写了中国纺织品历史。

  在宜春市靖安县的群山怀抱中,潦河第一湾蜿蜒迂回,缓缓流淌而过。在潦河北岸的河漫滩上,坐落着一个不足10户人家的小山村——李家村。2006年年底,该村所在水口乡的派出所接到一条报警讯息,李家村村民在公路附近发现了深不见底的洞窟,从外观看很像盗墓贼留下的盗洞。警方在侦查案件的同时,立即联系考古专家进行实地勘察。

  我省考古学专家徐长青回忆道:“最初是听说靖安县发生一起盗墓案件,盗墓贼挖了个盗洞,还把棺材板的碎片挖出来了。当时心想,埋得比较浅,可能是明清墓葬,估计不会有太大价值。到达现场后发现,这是一个紧挨着公路的小山包。有十几米高,上面留着盗洞,地上有盗墓贼留下的小块棺木,一些丝织品碎片,还有高等级墓葬常见的白膏泥。”

  通过仔细观察土层,徐长青改变了之前的看法。这里不是什么明清墓葬,而应该是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大墓。山包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墓葬的封土。经过上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成立李洲坳考古队,并于2007年1月6日到达发掘现场,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考古队在棺木里清理出了300多件纺织品。这些裹布和墓主人的服装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通过红外光谱测发现其中大部分为真丝织品,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真丝纺织品。

  此前,在我国考古发掘史上,西汉马王堆墓曾出土一件只有48克重的丝绸织物,名叫素纱禅衣。其缫丝技术让人惊叹不已,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达不到它的重量,它的经线多根。而靖安李洲坳墓出土的一块织棉实物,其经线根,远超素纱禅衣,这高超的技术即便是在当今都是难以企及的。

  当年,时任国家文物局考AG真人 AG平台古专家组组长的黄景略参与了整个发掘清理过程,他充分肯定了靖安李洲坳墓出土纺织品的文物价值:“先秦时期纺织品的经线根简直是奇迹,这在以往的考古中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的。”

  据了解,靖安李洲坳墓墓穴底部共安放着47口棺木,其中发现了22具保存较为完好的人骨遗骸,能够鉴别出性别的7具人骨遗骸均属女性,年龄为15~25岁。

  考古人员发现,在她们衣服的局部可以清晰地看见残留的朱砂印纹。据徐长青介绍,在那个时代,朱砂是一种高级染料,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能穿带有朱砂印文的服装。这些曾经非常精美的服饰和淤泥混在一起,2000多年的自然变化使得它们紧紧地附着在尸骨上,难以分离。所有织物都变得非常脆弱,稍有不慎的触碰就会让其化为粉末。

  当这些织物完好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大家都为古人高超的纺织技艺而折服。这些纺织品不仅色彩艳丽,还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图案。花纹有各式几何纹、狩猎纹和动物纹样,构图精美,栩栩如生。它们穿越时空,向我们展现着2500年前人们生活、狩猎的景象,同时也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将生活中的场景画面作为服装装饰的一种潮流。

  据从事了30多年纺织品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亚蓉介绍,此次考古不仅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服装实物,还有几种复杂的纺织新品种,其中G11号棺木出土的一块方孔纱是中国纺织品文物出土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丝织物。这些从靖安东周墓葬出土的丝织物不仅品种丰富、色彩鲜艳,而且制造工艺精湛,堪称中国春秋时期的“丝织品宝库”。

  在江南地区,由于地下水和微生物等原因,使得纺织品保存相当困难。“目前我国还未发现与东周墓葬同时期的纺织品织造及具体纹饰的记载,过去只发现过这个时期的纺织品印痕,没有出土过任何实物。靖安李洲坳墓出土的纺织品不仅保存完好,制作工艺也十分精湛。这批纺织品实物证实了当时纺织品缫丝、织造和印染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次的考古发现也刷新了中国织造历史。”王亚蓉如是介绍。

  除此之外,考古队员还发现,在这些棺木里都随葬着一个小竹笥,里面装着各种纺织工具,如细薄锋利的小铜刀、玻璃珠般大小的陶制纺纶等。纺织工具如此纤巧,难怪能织出这些精美的织物。不过,还有些工具,连专家都无法判断它们的真实用途。

  据了解,靖安从古到今都有种麻养蚕的传统。距离当地200公里之外的麻田村是著名的夏布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还在用最原始的方法织布。这些木织机上的小零件,与靖安李洲坳墓出土的纺织工具十分相似。这些考古发现将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和印染的历史,墓中出土的各种纺织工具也为研究当时的纺织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靖安李洲坳墓的发现在中国考古界引起了不少关注,无论是出土的纺织品文物还是墓葬的形式,在如今看来都极富传奇色彩。据当时的考古资料显示,在墓室内,棺板的分布面积达到80平方米以上,圆拱形棺盖宽度在60~70厘米。这是一些由众多小棺木组成的地下棺阵,而不是常见的那种棺室外包围有大型椁室的棺椁墓葬。这是靖安李洲坳墓葬的最大特点,也是全国发现的最奇特的墓葬现象。

  据徐长青编著的《湮没的王国:靖安李洲坳大墓探密》一书记载,该墓葬底部整齐排列着尺寸基本相当的大小棺木47具,这座墓葬葬俗特殊,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也是目前唯一见到的东周时期越文化墓葬形式。

  靖安李洲坳墓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谜团,不仅墓主人的身份至今是个谜,主棺中也没有发现遗骸,此外,随葬女性的身份以及骸骨中长出了神秘晶体等等,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猜想。随着大量纺织品和纺织工具的发现,有学者推测这些墓中的女性很有可能在生前从事与纺织相关的行业,所以虽然地位不高,但却能穿着当时最名贵的衣服下葬。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

×
全国服务热线 : 1398074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