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2023·年终特稿|链中国链世界!让国际化供应链变为共赢链
发布时间 : 2024-01-04 08:11:06AG真人 AG平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荆棘与勇气同在;这一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为行业送去“智慧之光”,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时尚文化、供应链提升、数字经济、区域融通、人才建设……许多滚烫的行业热词都在聚焦新变化、新发展、新突破,诠释了砥砺前行才是不变的方向。
岁末年终,新旧交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预期、强信心是主题,但我们又该从何处破题?《中国纺织》杂志特推出【刻度2023·年终特稿】系列报道,聚焦《行动纲要》提出的七大行动,把脉当下产业现实,展望全新机遇,以此告别2023,迈进2024。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前不久在北京举办。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大背景下,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
《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第四项行动是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行动。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稳定产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夯实产业制造基础;深化开放合作,以中国规模庞大的内需市场和纺织产业体系优势吸引全球优质产业资源;深度参与全球生产力布局,服务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要提升产业链的融通发展能力。”在今年的布商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纺织工业是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要继续加强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和融合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面融通。
只有“融”世界,才能“通”未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看来,推进产业“融通发展”,既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应对全球变局、化解不确定性的客观要求。孙瑞哲认为,“中国纺织工业已成为维护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的关键支撑。”
《行动纲要》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提升纺织行业国际贸易及投资合作质量水平,构建稳定、安全、高效的国际化供应链体系,牢牢把握产业安全发展主动权,我们要成为国际纺织产业合作和全球产业治理的重要引领者,开创产业全球合作新局面。
在2023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轻纺数字物流港项目在链博会上亮相,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深化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创新合作,从而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024世界纺织行业趋势展望报告》中指出,未来,中国纺织业基于独特的优势将成为连接发达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之间的重要纽带,通过市场开拓与产业更新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寻求合作共赢的新机遇与新格局。
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从4850万吨提升到超60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50%以上。2022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91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3409.5亿美元。此外,中国纺织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贸易额超过1200亿美元,约占对全球出口比重的40%,累计直接投资金额占对全球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40%。这表明,中国纺织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治理,主动参与和维护纺织产业相关国际组织活动,与全球纺织行业主要相关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国际合作中加深了解和互信。
2023年9月6日,第十一届中韩日纤维产业合作会议在中国青岛召开。三方就共同促进纺织服装贸易往来,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增强区域产业发展韧性等热点问题达成共识。
孙瑞哲指出,当下全球纺织供应链布局呈现调整新趋向,这种趋向表现在中国纺织行业正在更广泛参与、更深入推动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全球纺织供应链制造端分布格局呈现分散化趋向,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布局加重;全球纺织供应链正在共同面临大时代变革,亟待增强发展韧性。
在“打造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国实践”方面,孙瑞哲表示,中国纺织是全球纺织供应链的最稳定产出端,能够丰富全球终端市场纺织产品供应,支持全球纺织供应链布局调整升级。
孙瑞哲呼吁全球纺织携手推动共同繁荣,以更高的事业和格局担当作为,各尽所能、各施所长。“聚焦发展、融入全球,在共商共建、互信互利中构建伙伴关系,携手打造相互成就的发展共同体。聚焦创新,强化制造,在多领域、跨文化融合中布局未来产业,携手打造固本兴新的创新共同体。聚焦责任,保障人权,在绿色循环的发展中推动落实社会责任,携手打造同心同德的责任共同体。”
《行动纲要中》提出要促进跨境电商健康、有序创新发展,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专业市场”等模式。
前不久,广东肇庆新区发布,计划总投资35亿元、预计年产值35亿元的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落地肇庆开工。据悉,该项目将为新区引入希音智慧化供应链与精益化建设的前沿技术,为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肇庆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这其中,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跨境电商因为天然连接着国内产业链供应端与海外出口消费端,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肇庆新区和希音打造的智慧产业园,以及SHEIN在增城等地要建设的超百亿供应链基地项目都是行业的缩影之一。
近年来,从自有服装品牌起家随后形成“自营品牌+平台”双引擎发展的SHEIN,其一手通过自营品牌模式创新数字化柔性供应链推动国内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互联网发展,打造的自有服装品牌在海外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时尚品牌之一,被称为进阶版的ZARA;一手通过平台模式带动更多卖家和产业带通过数字化贸易平台嫁接国际消费需求和国内产业带,带动更多产业带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新韧性,在平台模式下其擅长的柔性供应链也在更多产业进行裂变,带动更多品牌、商家与产业带开拓国际市场,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发,“SHEIN式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深入研究的样本。
除了通过创新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助力国内产业互联网发展,SHEIN也持续发挥跨境电商效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新韧性。跨境电商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正为我国外贸增长注入新动力,为中国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增长近十倍,出口跨境电商规模五年增长超过27倍。
以今年结束的海外“黑五网一”购物节为例,美国奥多比分析公司(Adobe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日当天的线%,创历史新高。“网络星期一”的线亿美元 ,超过Adobe的最初预测。事实上,随着海外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在线消费普及率的提升,跨境电商接下来无论是对于开拓新增长曲线,还是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可以持续挖掘的“金矿”。
跨境电商发展速度最快、带动作用最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日前举行2023跨境电商大会上,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专家、商务部世贸组织司原司长洪晓东提道,跨境电商是中小微企业加快内外贸发展的重要路径,内外贸一体化为跨境电商带来了很大机遇,国内政策和国际规则的结合会创造跨境电商更大的新机遇。
《行动纲要》提出要规避地缘政治、贸易环境风险,降低采购布局过于集中的负面影响,提升原料供给安全性。有序推进全球化生产网络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韧性。
2023年12月18日,由新疆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设立的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揭牌成立。交易中心的成立就是维护我国棉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措施。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自2014年国家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来,新疆围绕棉花产业发展,努力提质量、优结构、强监管,棉花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有力保障了我国棉花产业安全。
作为全球产业,纺织行业跨越国别界线,跨越发展阶段,超越不同文明与社会制度,搭建起文化相知、民心相亲的桥梁,满足着多层级、多元化的物质消费和精神生活需求,这其中,打造现代化时尚供应链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重要纽带,也是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时尚供应链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关乎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先进性。
在第十六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表示,数字和绿色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为全球时尚供应链带来时代机遇。“我们要准确把握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新态势,顺应产业运行规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主动、赢得先机。”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纺织行业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环境稳定、投资环境优化、便利化措施增多等有利条件,加强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亚洲周边国家的双、多边产业投资合作,开拓非洲、中东欧、南美洲等新兴投资市场,投建服装、棉纺、非织造布等生产加工基地,合理配套发展织造、针织、印染等产业链环节,提升海外布局整体效率。
据悉,2013~2022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1256亿美元增长到1685亿美元,占行业对全球出口比重从45%提高到52%。
十年间,中国纺织产业随着实力提升主动全球布局。例如,天虹集团2013年在越南投资工业园区,目前产业基地分布在越南、柬埔寨、土耳其、墨西哥、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多个国家;岱银集团在马来西亚的纺织工业园,成为当地拉动发展的重要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10亿美元,项目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
其中棉纺和服装加工“走出去”较早,存量规模较大,印染、家纺和化纤等领域产能跨国配置初见端倪,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呈现加速态势。从区域分布看,越南、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缅甸、埃及等国家已经成为吸引企业境外绿地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据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纺织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金额达60亿美元,约占行业对全球投资比重的50%。例如,申洲国际、鲁泰纺织沿着越南、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垂直一体化产业基地。东方国际集团形成“非洲资源、欧美设计、亚洲制造、中国集成和全球销售”模式。
十年间,中国纺织产业从“有形开放”向“有效开放”、从“浅层次开放”向“深层次开放”转变,行业开始向“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迈进。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整合原料资源、设计资源、研发和技术资源、品牌和渠道资源等。例如如意集团收购澳大利亚棉花基地和羊毛公司;恒申集团通过收购福邦特荷兰己内酰胺项目,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己内酰胺生产集团;安踏集团收购意大利FILA、日本迪桑特、韩国KOLON等品牌,完成主要市场布局;歌力思收购德国“LAUREL”、美国“Ed Hardy”、法国“IRO Paris”、英国“self-portrait”等形成品牌矩阵。在“品牌走出去”方面,波司登将中国服饰文化及原创设计与国际接轨,产品已在8个欧洲国家400多家品牌集合店中销售,成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样板。
在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行动中,只要我们坚持共建共促共享原则,就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共同打造稳定畅通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世界共融共通,推动经济蓬勃发展,和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杭州一女大学生“特种兵”式跨年后,小便竟呈淡粉红色!她的这个习惯你可能也有→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加息周期可能已经结束,没有讨论何时开始降息。美股低开低收,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1.18%,标普500指数跌0....
成都游客自驾乐山大瓦山偶遇野生大熊猫,一家人激动疯了!爸爸:5岁女儿非常开心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